勸學斷織
孟軻幼時廢學歸家,孟母就把布機上的織物剪斷說:“你荒廢學業,就像我截斷這個織物,一個人要專心讀書,才會有知識,如果現在不用功讀書,將來就一事無成。”從此以后,孟子發奮苦讀,終于成為大學者。
買豚明信
孟軻幼時聽到鄰居殺豬,就問母親,“這戶人家為什么要把豬殺掉?”母親就同他開玩笑說:“殺豬為了給你吃肉啊!”說完她就后悔了,知道自己錯了。于是她就把自己頭上的首飾摘下來換了錢,買了一點肉,唯恐兒子學不到做人要誠信的道理。
明禮勸子
夏日的一天,孟子見獨處自己房中的妻子衣服不整,認為妻子有失禮儀,產生了休妻的念頭。孟母問明情況后,責備孟子說:“‘將上堂,聲必揚’,你自己沒打招呼,就登堂而入,是你失禮在先,怎么反而責備別人呢?”孟子深感慚愧,向妻子賠禮道歉。
釋子之憂
孟子因齊王不用自己的治國理論而猶豫是否要離開。孟母這樣教育兒子:“對于婦女來說,年少時聽命于父母,出嫁后聽命于丈夫,丈夫死后聽命于兒子。現在你已成人,而我已經老了,你行你的義,我行我的禮。”于是孟子再次周游列國,受到了空前的尊敬與歡迎。
亞圣孟子簡介
文化墻整體采用青石雕刻工藝,以深淺浮雕相結合的形式展示。墻體整體長度6m,高度2.5m,厚度約0.3—0.8m。
底部花池坐凳高約0.4m。
亞圣孟子簡介
孟子(前372年-前289年),名軻,字子輿,鄒國(今山東鄒城)人,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、教育家,孟子繼承并發揚了孔子的思想,有“亞圣”之稱,與孔子合稱為“孔孟”。
孟母頌
孟母,相傳姓仉氏,戰國時晉國(今山西晉中)人。她克勤克儉,含辛茹苦,堅守志節,與“精忠報國”岳飛的母親岳母、三國時期徐庶的母親徐母,號稱中國“賢良三母”且位居首位。